《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倪珮珮
一、教学目标
1.对故都秋景的分析领悟作者内心独特的感受。
2.品位诗一般的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体味作者的内心感受与景的融合。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讲授法
四、教具
多媒体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秋的诗歌散文,秋在文笔下真可谓尽显风流啊!如杜甫《登高》中故都“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我们读到了秋的悲凉,在前不久刚学习的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我们读到了秋的壮丽,那么作者笔下的秋又是何种滋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郁达夫的眼中故都的秋
(二)走进文本
1.赏阅秋景,请同学们找找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来描绘故都之秋
明确: 破屋 浓茶 水院 碧天 训鸽子的飞声 漏下来的月光 残垣 蓝朵 秋草 秋蕊 秋蝉 秋雨 秋果
2.除了上述作者描绘的景物,作者还提到了哪些景物?作者为什么有一句话就一笔代过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荫,西山的重唱,玉泉的夜月,谭拓师的斜声
作者所列举之景都是京都的名胜啊!名胜之地自然也是游人如织之地,给我们的感觉是热闹的,作者所列举之景虽是秋的代表,但是 所列举之地却显得过于热闹,与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不相符的。
3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请从文章中找出
明确 清净悲凉
4.文中所写之景是如何体现这个秋味的?秋晨小院是如何体现清净悲凉?
明确:屋本破放在这萧瑟的秋中更显破败,清冷,茶虽浓但是只有浓茶 才配得上清秋,在院子里做着观看的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天高云淡,静谧悠远,还能在这听的到青天下巡鸽的飞声,不是鸽子鸣叫的声音是飞动时候翅膀因为震颤二发出的声响,此声非彼声,此声恰恰写出了秋的静,温暖的阳光在作者眼中是冷暗的,因为他可以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有着几分破落的墙壁中长着牵牛花,但是作者却最爱蓝白朵,她认为红花与眼下是不相适宜的,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这些景的描绘在作者笔下无一不是一层清净悲凉的感觉。
5.秋槐落蕊秋蝉是如何体现这种秋味?
6.分析秋雨图,教师朗读,学生体味,着重分析都市闲人之间谈论天凉的问题
7.分析秋枣图中关于秋枣描述的句子,体味清净悲凉之感。
8.文章中除了描写北平上述景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秋味之外,还写了哪些内容来表现秋味的,表达他对北国之秋的喜爱?
明确:南北秋色对比,南国秋的特点存托出作者对北国秋的喜爱。中外为人极其作品关于秋的描写。文中最后一段话直接抒发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爱。
9.为何郁达夫费劲笔墨,倾其感情写故都的秋,作者为什么独爱这故都的秋味?
明确: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出示作者个人相关资料。
个人经历: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生于浙江富阳的一个知识份子家庭。3岁丧父,家庭窘迫。兄弟三人,大哥干农活,二哥打工。y郁达夫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1913年9月随长兄郁曼陀去日本留学。1917年7月毕业,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在日期间饱受压迫和歧视,这种坎坷的经历形成了其抑郁善感的性格。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长期受白色恐怖的威胁。1922-1934年间,辗转于上海、杭州、北京,居无定所,饱受飘泊之苦。郁达夫在婚姻和爱情方面也是屡屡受挫。他的散文有着浓烈的感伤情绪,他的小说的主人公多是抑郁变态的青年,颇有一点自叙传的色彩。
社会背景: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因此,作者所写的故都“清静悲凉”的秋味,不仅是欣赏故都秋景的一种心态,更是对整个人生和民族命运的感悟。
写作理念:
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
总结:
通过了解郁达夫生平的一些经历和他的创作理念我们不难看出他为何独爱这样的秋,他为何爱这秋的清静悲凉,郁达夫的内心是抑郁和苦闷的,他所体会到的秋味实则是生命之味。
(三)课后作业
研究题目:
我眼中的郁达夫
郁达夫散文研究
参考书目:
《郁达夫》(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郁达夫文集》(三联书店1991年版)
(四)板书
秋晨小院 清
生命之味 |
秋味 |
秋景 |
秋蝉残声 静
秋雨话凉
秋日枣树 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