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学教研 > 学科天地 > 地理 > 教学心得
展示课后的教学总结与反思
字体【 】  编辑日期:2013/12/24    编辑:褚 军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为了更好的促进我校常规教学教研水平的提升,发挥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学校组织了由“新教师亮相课”和“名师展示课暨名师推介课”两个部分组成的教学开放周中。在开放周中,我上了一节课题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地理展示课,教学结束后,自己颇有感触,现对整节课进行简单的梳理、小结和反思。

一、课前的定位:

    在上课之前,我对本节课的定位就是一节普通的、常规的地理课堂,让听课的老师们在朴实、常规的课堂上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悟。我因为有不同的机会和身份,在不同的场合听过许多节不同的课,既有地理课,也有其它学科的课程。在课下我也多次与不同的一线老师有过充分地交流。老师们普遍反映,一般提到公开课,上课的老师为了准备此节课,往往是全身心投入,查找许多的资料,求教不同的老师,在团队的合作下,精心设计和打磨出一节精彩纷呈的课堂,就如一餐饕餮盛宴,给听课者以叹为观止的享受和教学的启迪。当然,这种公开课对上课者,尤其是青年教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磨砺和提升的过程,我也是从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对听课者来说也有极大的促动和激发。但回归平时的课堂,许多老师感觉,这种集集体智慧结晶的一节课,虽然优秀,但有时通过个人的努力和精力付出,难以企及,他们更希望学习常规课堂中流露出的宝贵的、闪光的、值得学习的东西。基于这种想法,也是我的态度,我这节展示课,就是一节我的平常课。

二、备课的过程:

    按照常规的备课程序,进行正常的教学准备:

    首先,阅读课标,明确教学的方向与重点。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从中可见,地图是载体,归纳规律是目标。

    其次,研读教材,明确主要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以洋流分布图为载体,明确和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是重心,至于怎样运用,怎样归纳,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再次,设计教学思路与主线。这是我平时备课中极其注重的,因为没有明确的教学主线来串联教学知识,我们所传授的知识一定是松散的,琐碎的,没有体系的。这样的结果是,教师上课心是虚的,学生的学习是没有目的的,能力的养成是缺乏有效的载体的。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以往的我是从洋流的成因入手,分析洋流的形成规律,建立一种洋流形成的理论模式,再以理论的模式对应真实的洋流图,验证规律,并找寻其中的差异,探寻背后的原因。但在实施了新课程的背景下,结合课标要求,再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想尝试一种外在常规而内容和方法有突破的、新的思路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组织教学,共同完成对规律的归纳。所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将整节课的教学思路设计为这样一条主线:

    以真实事例为载体,明确现象,设置问题,激发探究,导入教学----以教材洋流分布图为载体,引导学生绘图,初步感知洋流,为分析探究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分析所绘制的洋流图,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结合风带知识,探究规律背后的原因,形成理论的支撑,建立理论模式(即建模过程)-----将理论模式图与真实洋流图对照,明确规律,找寻差异,并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总结、归纳出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和特殊规律-----解决引课时的问题-----用真实洋流运动视频,验证分析和规律,并明确洋流运动的复杂性。

三、教学设计流程:

    1、以真实的事例为载体(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导入新课------目的:从生活实际和感知入手,明确现象,探寻原因,初步感受洋流的存在。

    2、利用教材明确洋流的涵义,并以陆地的河流为对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目的:培养学生提取教材文字信息的能力,运用类似概念,实现概念的迁移,加深理解。

    3、以中央电视台报道的一则消息“美国戈达德航天中心制作的可视化洋流”视频为转承过渡-----目的:让学生感受洋流的真实存在,看到洋流运动的复杂性,同时也能感悟到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品质,激励学生的探究精神,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以教材洋流图为载体,学生在老师提供的空白图上,绘制出太平洋海域的洋流分布图,再以学生绘制的图示为载体,总结归纳洋流的规律,包括性质判断和大洋环流规律的总结。-----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活动,感受洋流;并以此为载体分析总结,体现学生的探究过程。

    5、引导学生结合风带知识,探究洋流分布规律背后的原因,通过绘图,明确洋流形成的动力(盛行风)和影响因素(陆地轮廓、地转偏向力等),并建立洋流分布的理论模式图。-----目的:由绘图、总结的感性认识,不断地上升至理论的认知。

    6、运用规律,再次绘制印度洋与大西洋的洋流分布图,反馈学生对规律的掌握与运用。-----目的:检验规律的掌握情况;同时,完成全球洋流分布图,形成整体的认知。

    7、将理论分析与实际对比,明确相同和差异,并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总结特殊区域的规律。-----目的:理论规律与现实分布相互印证,体现规律的客观存在与现实洋流的复杂性。

    8、回到引课图片,解决引课时设置的问题-----目的: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9、呈现美国戈达德航天中心洋流可视化技术制作的视频,感受真实的洋流,寻找理论分析的“影子”-----目的:用真实运动验证理论规律的存在,并明确客观世界物质运动的复杂性,感谢科学家们的辛勤研究。

四、实际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与反思:

    课后,我对本节课的实际教学进行了总结反思,虽说总体思路贯彻执行的较好,听课教师也充分感受到我的思路与特色,但在实际的教学推进过程中,我发现和体味到了课堂生成了以下几个问题,虽说这是真实课堂常常发生的现象,但对其做反思诊断,以期待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实在必要:

    1、在学生绘图活动环节中,学生的能力差异较大,绘图花费的时间长短不一。尤其是上台板图的两位同学,几乎是依据教材一笔一笔“描画”出洋流来的,由于板图是世界几何轮廓图,与真实的世界海陆分布图有所不同,因而学生绘图花费时间较长,影响教学后续进程的时间安排。

    诊断反思: ①、实际教学中,尽量呈现与教材相似的情景,降低学生活动的难度;②、绘图前,是否需要先提醒学生观察图示,初步提炼其中的规律,再动手去画; ③、学生活动中,教师巡视期间,真正参与其中,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有效地指导。

    2、在公开课课堂上,学生表现的较为紧张,在问题的回答上表现出了不严谨和耗时过多的问题,尤其是我认为基础知识掌握还比较扎实的同学,表现不如预期。

    诊断反思:①、教师通过有效地素材展示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热情,有效地调节课堂的学习气氛;②、针对不同能力对象的学生或学生不同内容的回答,教师应当及时调整问题,或分解问题,或降低门槛,或有效地追问,一步步引导学生的分析,教师“导”的作用在学生的分析过程中不可或缺。

    3、学生在明确洋流分布规律后,再次上台绘制印度洋海域洋流时,表现出了较为紧张和不熟练,绘图的过程比预期的艰难,花费的时间比预期要长,是个性问题,还是共性问题,有待于课后进一步调查研究。

    诊断反思:①、对分布规律的认知不彻底,反映出在探究分布规律的环节中有问题,是设计问题,还是执行问题,教学中应依据此情况的反馈,及时发现,及时解决;②、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愿望,让主动参与的同学上台绘图展示,而不是教师的点名与强加。

    4、课堂教学超时,虽说为了录像课的需要,有时需要延长一点授课时间,但本节课的超时时间还是过长了一点。

    诊断反思:是教学设计的环节存在问题;还是语言的表述不够精炼;还是学生活动过程的设置有问题,还是对学情掌握的情况不足,这些也需要及时的研究与总结。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课前的设计与课内的执行相结合的过程。在相互结合与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会随时出现新的情况,有时是亮点,有时是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发现,运用教学的“机智”临场的处置,这也需要我们课后不断的、及时的总结与反思,再不断的去完善和提高,以达到优质、高效课堂的目的。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为了使我们的每节课堂教学都少一些遗憾,我们需要不断的总结反思,需要不断的改进与提高,需要不断的前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