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学教研 > 学科天地 > 历史 > 教学设计
铜陵市2011年——2012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字体【 】  编辑日期:2013/3/11    编辑:冯定育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一、试题评价

1、本次试卷测试的主要是必修一人类政治文明史的内容。试卷的命题思想和意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从总体上来说难度适中,题量适中,图文并茂,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了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和老师反映较好。

2、通过一示范高中平行班125份样卷抽查,难度系数为:总体难度系数为0.68,其中客观题30题难度系数为0.69,三道主观题难度系数分别为0.75、0.57、0.71,试卷整体难度适中,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有较好的难度和区分度。

   3、  从试题内容看,考察全面,兼顾重点。试题几乎覆盖了必修一课标的全部主干知识点和重难点及学生易混知识点,既关注社会现实,又具有较强的学科内综合性和灵活性,非选择题从历史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命题,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考察学生初步的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对教学有较好的导向性。

   4、   试题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观题31题第2问,33题第3问均为开放性试题,为考生设置了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尊重学生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创新。答案的设置也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答题环境。

 5、试题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图片图表相对较少,新颖性不够强。个别设问过于直接浅显,

二、答题分析(一示范高中平行班抽125份样卷)

题型与

总体得分情况

得分情况

失分原因

 

 

 

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最高60分,最低32分。

较低:

4、7、10、11、18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如第8、10、11、23题;

2、分析理解不到位,如第7、9、13、15、17、18、29题;

3、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如4、19题等。

 

 

其次:

8、9、13、15、17、19、23、28、29题

较好:

1、2、3、5、6、12、14、16、20、21、22、25、26、30题

 

 

非选择题,共40分

 

 

 

31题,共12分

 

 

最高分10分

最低分4分

归纳概括能力不强;

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

不会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

 

32题,共14分

最高分12分

最低分10分

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

不会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

对历史现象的判断能力不强。

33题,共14分

最高分14分

最低分11分

对重点知识的记忆不牢

读图能力不强

理解能力较差

 

答题情况分析

(1)突出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没有形成知识体系

2、图文理解偏能力较差。

3、历史概念把握不清。

4、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不强,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5、答题不规范,语言混乱缺乏逻辑,

(2)原因分析

1、 高一学生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

2、 高一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孤立、松散;不会注重历史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也不能很好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

3、 高一学生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分析归纳能力较差,也不能对图片、材料进行有效的处理。

4、高一教学时间较少,每周只有两节课,教学任务非常重,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建议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严格按课标要求教学。

(1)理解和掌握课标要求,领会新课标精神,改变教学方式,努力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落实到位,多采用问题式教学、引导式教学,积极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氛。

(2)既要加强历史主干知识的教学,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落实历史人文学科的价值的实现。

  二、备好教材和学生,提升教学水平。

     (1)高中教材改变了初中教材通史模式为专题式模式,语言也更为精炼概括,图表也没有初中教材那样丰富,形象性和趣味性相对较差等,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读对比初高中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比较其不同特点。教学中时刻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初中所学知识来理解高中知识点,在进行纵向知识点教学的同时,加强横向联系。

     (2)高一学生处在初高中转型与衔接阶段,身体和心理度处在快速变化时期,自我表现的欲望更为强烈,同时其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保护、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其心理需求,落实课标要求。

     (3)不断反思总结,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应研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形势下,如何在课时紧、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以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三、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1)阅读指导。新课标明显加大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察,体现在教材中是呈现了大量的史料,体现在试卷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有大量的情景式材料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指导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仔细地阅读历史教材(包括大字小字),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并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理解历史联系,提高认识,增强能力。还可指导学生适当的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籍,开阔视野,深化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

   (2)解题指导。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审题、答题。要精选典型错题进行讲解,而不是简单的对答案。尤其是材料题,要引导学生如何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如何归纳概括材料要点,如何联系与结合教材知识点,如何组织、规范答题语言等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四、注意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历史教学不仅是教授历史知识,同时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顽强的意志力、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为人处事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诸多品格的培养都是历史教学这个特有人文学科所应承担的任务,我们不仅不应忽视,而且还应发挥我们这个学科在教育培养学生的特色与优势。

 

                                                                                                                                              2012年2月12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