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梦半醒中机舱内隐约传来空姐甜美略带沙哑的声音:“飞机正在降落,请检查是否系好安全带。”此刻,当地时间上午十点多钟。我倚窗俯瞰,机翼斜处,平坦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海岸已蜿蜒在云端之下。风轻云淡的瑞典,我来了!北欧空气里特有的仙气儿似乎穿过厚厚的机窗玻璃钻进我的鼻翼,让我顿觉神清气爽,睡意阑珊。
之前,我脑海里的北欧完全是中学地理课本中教条背诵的词条:“北欧五国绝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气温较低,夏季短促凉爽。”。时光倒流,我的地理老师在课堂说:北欧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居世界首位,那里的居民生活安康富裕,环境优美,是国外的“世外桃源”。那情那景,时隔30余年,恍如昨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一看。五一期间,因单位的交流学习,我得以机会出访瑞典和芬兰。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而且走得那么远,从中纬度的长江飞到高纬度的北欧。在机场迎接我们的导游是中国唐山人,毕业于北大外语系,在瑞典生活八年。我惊讶于她的语言天赋,字正腔圆的普通话,韵味十足。一口流利的英语,纯正地道,她说她的瑞典语胜过英语,我想此处用英语单词native来形容更加确切。大巴车上,导游在导游词中反复强调的关键词之一就是“梅拉伦湖”,如情歌一样动听的名字。导游说,瑞典人是维京人的后裔。斯德哥尔摩位于瑞典的东海岸,濒于波罗的海,梅拉伦湖入海处。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也是瑞典最大的城市。这里风景秀丽,整座城市分布在14个岛屿和一个半岛之上,
岛屿间有70多座桥梁连接相通,因此这是一座“北方威尼斯”。多么诗意的地名啊,顷刻间,我喜欢上斯德哥尔摩,这是北欧的一颗明珠。
在斯德哥尔摩的五天,我们走过了国王花园,因为过去这里是专供王室厨房种植花卉蔬菜的田地,故称“国王花园”。 瑞典的夏天来得迟而缓,四月底逢初春,树木刚吐嫩芽,探出一两分的绿意。幸运地,我们正赶上樱花盛开时节,看到了樱花下的悠然自得的赏花人,还观看了从容的当地老人举行的音乐舞会,体会到了北欧式的慢节奏的休闲文化。
在瓦萨沉船博物馆,从一艘打捞出来的“瓦萨号”,我看到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维京的繁华史,短命的“瓦萨“号从当时的耻辱成为现在瑞典的骄傲,在沉船博物馆里我撩起北欧海盗神秘面纱的一角,当年阿道夫-古斯塔夫国王的威风亦可窥见一斑。
乌普萨拉大学座落在瑞典古都乌普萨拉市,是一所国际著名的顶尖大学。我们穿梭于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校园,参观了古老的乌普萨拉大教堂,坐在教堂后排的长凳上,感受其厚重的历史和悠久的宗教文化,我的心灵仿佛也受到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宗教洗礼。此生,我虽无缘于乌普萨拉这所世界名校,但有幸可以站在乌普萨拉大学的最高点,仰望湛蓝的天空,伸出双手捧起一朵絮状的白云编织成梦,存放在乌普萨拉大学上空的云彩里。
离开乌普萨拉大学,我们来到了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著名的蓝厅。我惊讶建筑物的古朴美感,透过任何一扇落地的窗户,梅拉伦湖的风光,美轮美奂,一览无余。诺贝尔晚宴大厅,我们踏着“荣誉长廊”,踩着莫言,屠呦呦,及其他诺贝尔得主的脚印,在诺贝尔先生的故乡,我狠狠地体会了一把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
在瑞典这个皇权国度里,国王和皇后是权力至高无上的象征。故而,皇宫和皇后岛不可不游。到达皇宫时值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的生日,我们有幸看到了身着戎装的庄严的皇家卫队。皇后岛位于斯德哥尔摩郊外的梅拉伦湖小岛上,这里拥有宫殿,剧场,庭院,楼阁,及两个大型的皇家花园。我惊讶于王宫广场的沙石土地,每每行走一步,都是维艰。听同行的同事说这是为了皇室的安全特意铺成的砂石路。
行走在瑞典土地的皮肤之上,沐浴着半岛的金阳,呼吸着北欧纯净的空气,领略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田园风光,还有我心底珍藏的北欧童话故事,这一切都在我心里汇成了一条碧波荡漾的溪流,从心底缓缓地流淌,汇入波罗的海。于是,我们乘坐Vikingline五星级游轮,枕着波罗的海的涛声,来到了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素有“波罗的海的女儿”之称的赫尔辛基市,是一座以教堂而闻名的城市,有白教堂,红教堂,岩石教堂等。我们重点参观了欧洲闻名遐迩的岩石教堂。整个教堂呈环形,在岩石的作用下,音效奇佳。这里是举行音乐会的场所,如果有幸赶上一场音乐会,旅行将更加完美。而赫尔辛基的白教堂属于路德派教堂,结构精美,气宇非凡,是芬兰乃至北欧建筑艺术史上的精华之作。
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一路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成就了他的世界观。没看过世界,何以谈世界观?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接触不同的文化与信仰,给他们世界观的形成增加几种选择,我们此行瑞典芬兰的主要目的是交流学习,钟士标校长率领代表团分别对瑞典的IT-Gymnasiet私立高中和芬兰的Sibbo Gymnasium 公立高中进行了校际交流访问。学生走进课堂,走近同学,无国界的交流使学生大开的眼界。尤其是瑞典IT-Gymnasiet中学校长Jens Printz先生还热情地请邀我们品尝瑞典肉丸,让大家回味无穷。
走马观花北欧归来,我原本心中教科书里的北欧鲜活起来了,丰满起来了。尽管大部分还停留在是感性的认识,但对北欧人还是有了些理性的感怀。北欧人崇尚“存在,但不可见”, 安静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他们优越但不骄,富有但不奢,贵族气质却不招摇。
王勃有云:“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那么此次的北欧之行,年轻帅气的Jens Printz校长,多才多艺的导游,还有年轻貌美的翻译,算是不能去怀的几片萍吧。
北欧归来的另一个感想是,看到了精彩的世界,方知自身的渺小。我虽年轻不再,但学海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