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研信息
我校钱军、杨奇、宋萍三位名师在四校联盟论坛作专题报告
字体【 】  编辑日期:2022/9/19    编辑:融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6273次    [ 关 闭 ]

  备受全省教育行业关注的四校教育研修联盟大会进入第二天,9月18日上午,我校宋萍老师、钱军老师、杨奇老师分别在班主任论坛和学科论坛分享经验所得,受到热烈欢迎。


  班主任是班级的带头人,是学校办学的特色与优势所在,每个班的班风和学习状态都是班主任工作的集中体现。班主任论坛上,宋萍引用《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话:“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宋萍在报告中指出: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一句话,被全世界的教育专家引用“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主动学习,主动吸取知识的热情,想要点燃这把火需要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内在驱动力。


  如何理解内驱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宋萍认为,从教育学角度讲,内驱力是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动机。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属于高级的需要,只有当底层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被满足之后,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产生,学生的教育,需要家校联动。因此唤醒学生内在驱动力的前提是先满足底层的需要。

   针对高三阶段的学习,宋萍在报告会上提出:根据学生在五个不同阶段的特点(起步期、爬坡期、冲刺期、调整期、稳定期,有针对性地引导赋能

    宋萍呼吁:信任学生,给学生最大的舞台,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能动力和创造力,做自己的主人、做团队的主人、做班级的主人。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以自己内心的阳光,去唤醒每一个学生内心的阳光赋能学生的成长。



  在学科论坛中,我校语文名师、特级教师钱军就“高考复习如何增分增效”问题,从“厘清高考语文的知识清单”“明了高考语文的能力清单”“强化学生高考语文的备考能力”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教师一轮复习必须具备的备考思路”。

 钱军建议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在“读懂”文本上下功夫,不能仅仅按照考点平行展开,要加强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教学不能停留在经验上、习惯上,须对学生认知过程有充分了解和有效指导,根据学情和考情确立重点和难点。



  钱军最后寄语全体教师,要“严于自我解剖,不迁怒, 能自省,有辨别”。对于广大教师而言,缺少的不是教学能力和方法,而是工作的意义感和价值感。当教师的工作状态,潜能的发挥,专业的发展,处于良性的情绪时,才会造福学生。


      在政治学科论坛中,名师杨奇结合新高考的要求和自我专业成长的经历,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宝贵经验。

  杨奇指出,对标新课标、新教材要求,作为首届使用新教材的一轮复习,提质增效,需要明确大单元复习课的价值:即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拓展教学视野;聚焦核心素养,由原有的“三维知识”目标转向“一体四层四翼”的核心素养目标;强化知识运用,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建设高效课堂,梳理教学逻辑,塑造大知识性、强实践性、高创造性深度融合的“高效”课堂。

  杨奇认为,围绕“统——破——立”的教学思路,要打破原有教材,重构议题式教学体系,以课前目标—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具体阐述三中教学实践,以期突破时间不足困境、转化不够困境、合作不强困境、参考不足困境,以实现高质量复习整合。

  本次四校教育研修联盟大会在池州成功举办,我校与其他三个兄弟学校成功搭建相互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为今后的教学教研指明了方向,也给高三接下来的工作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平台能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以求取得更大的进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