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学期开学,教研室都要组织一次全市的“集体备课”,要求所有的老师都参加。刚上班那阵,我去的很积极,收获也不小。但是去了几年后,我的积极性就不高了。每次备课回来常常下决心,下次备课我可不去了。但真到备课了,又怕有什么好东西遗漏了,就又去了,可结果往往又是扫兴。备课在某种程度上真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集体备课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想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集体备课缺少针对性。
现在的备课都是按年级安排的:高一、高二、高三。而各学校一个年级的任课老师,教龄有长有短,一个教龄二三年的教师,和一个教龄十多年的教师,和一个教龄二十年的教师,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么一个备课内容也就很难满足众人的口味了。
二、集体备课内容缺少创新性。
全市的教师从四面八方跑来听课,总希望听到一些新东西,给自己的教学一些启发。但是一些备课老师讲课的内容往往是老生常谈,甚至有的就是“读教案”。曾经就有一个老师很辛苦的做了课件,一课一课的给大家展示每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难道大家来就是来学写教案的吗?
三、集体备课内容缺少普适性。
每次备课,教研室安排的备课教师基本都是“名校”的“名师”,这当然不错,但是由于“名校”有其特殊的学生背景,一些方法人家用得好,拿到一般学校并不一定行得通。而在学校中,普通学校是占大多数的。因此,集体备课没有满足教师渴望听到针对他们学情的一些教学方法的愿望。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以为好的集体备课可以这样做:
首先,集体备课应具有更明确的指向性。备课内容是针对一个年级的所有老师,还是针对年轻教师,还是针对老教师(老教师也要学习一些新思想)。每次备课可以安排不同层级的教师来听。
其次,集体备课内容应具有启发性和引领性。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写教案,讲课都已不成问题。问题是希望在“惯性教学”中,看到别人有哪些新思考、新理解、新发现、新做法,给自己一定的启发。而不希望再是“老生常谈”,“照本宣科”。
第三,备课人要多方考虑,争取所讲的方法具有普适性。备课人在介绍本人或本校的一些经验时,适当的考虑到其他学校不同的学情,让自己的讲座更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本学期初,师大附中王玉杰老师的高三备课,我认为就是一次成功的好的备课,参加备课的老师想是都受益匪浅。成功的原因,我想是,王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真正的深入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介绍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王玉杰老师是结合2012年高考新课标试卷来谈今年高三复习的,下面我把王老师的主要观点记录如下,以供更多的人学习。——有些内容加上了我的理解,所以各位老师如感觉说法不太对,那就是我理解错了,这还请各位同仁见谅。
一、高三复习不能太功利。
现在的老师复习都太功利了,总是想着考什么就复习什么。所以往往是拿着往年的高考卷进行复习。今年一些学生就吃了这方面的亏,因为之前几年高考的论述类阅读文本都是偏重文化艺术类的,教师复习的时候,就只复习这方面的文本,结果今年高考出了一篇偏重科技类的文本,致使一些学生手慌脚乱,无所适从。这就是一个教训,教师以后复习,就不能有猜题的想法,而要按着考纲进行全面复习。
二、文言文阅读的根本是翻译。
要想做好文言文试题,翻译是根本。所以我的做法是让学生高三一年自译十篇文言文。文言段子可以是历年的高考段子,也可是模拟的文言段落,基本步骤是,先“硬译”,然后“对照”译文,“圈点”出不同的,着重看自己翻译过程中翻译困难的部分。之后,查找工具书,把不懂的地方弄懂弄透。还是不理解,就请教老师。慢慢做,踏实做,十篇文章下来,文言文阅读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每周给学生看两篇诗歌鉴赏的文章。
做好诗歌鉴赏题的前提是理解诗歌,而平时多读一些鉴赏类的文章,对此很有帮助。文章可以在《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中选。学生阅读之前教师要做好指导,让学生注意文章中的背景介绍、思想情感、写作手法、写作风格等内容,学习“四字短语”的使用。这样做的效果要比简单的做题好得多。
四、新课标卷不考散文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明显下降了。
原来高考考散文的时候,一到高三做大量散文阅读的时候,学生的写作水平明显上升,可现在——高中三年不读散文,不做散文阅读,学生的写作水平越来越差。
五、成语、病句等题,方法指导代替不了训练。
对于成语、病句等题,方法讲的头头是道,真正做起题来,可能都不管用。所以训练还是必要的,只是形式可以改换一下,比如病句可以把选择题改成主观的修改病句的形式。
六、练文不如练字。
高三拿出整块的时间,来写整篇的文章,其实比较难。作文写作可以“化整为零”,一部分一部分的练,比如可以先让学生针对材料提炼观点,然后针对材料练开头,之后,练写一段论证内容,练组织文章结构,练写文章结尾。另外,“练文不如练字”,教师和学生一定要有这个思想,高三练一年的字,最后提高的分可能比你练一年文的还要高。
七、语文学习有两条路:魔鬼之路和天使之路。
班上有两个复读生,第一年语文都打一百多一点。因为知识点都听过了,两个人上课都不怎么听。一个就做题,做完题就找我批;另一个语文课上就是看书。结果高考结束,做题的打了120多,看书的打了130多。所以说,语文学习有两条路:一个是题海战术的“魔鬼之路”,一个是阅读的“天使之路”。当然,如果能将两条路结合起来可能效果更佳。所以即使高三了,老师也要介绍学生读几本好书,比如《周国平哲思录》就很好。
八、高三了也让学生动起来。
高三的老师最能讲,高三的学生最能记,但课堂活力却不足。其实高三了,不应该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就在高三开展了两个活动,一个是“辞典大发现”,一个是“素材大发现”。每周让两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新发现”,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交流的机会,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减轻了老师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