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养成教育,就是把握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遵循熏陶渐染、积淀涵养、感悟体验、运用提升等语文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从而协同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素养与能力,并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语文养成教育”是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规律与方法提出来的,它要求我们在实施中必须树立“三观”,即课程观、训练观、效率观。
一、非狭隘而大视野的课程观
大家知道,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组织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具体内容和实施的方法,并且有一套可以具体实施的策略以及恰当评价的方法。课程既包括学校所教各门学科,也包括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不仅指这些教育活动内容本身,还包括对活动内容的安排、实施进程、期限等。可是很长一个时期,一提及课程人们就想到教材,以至于认为教材就是惟一的课程资源,这在纸质印刷时代是可以理解的,站在今天的角度看,显然是非常狭隘的。课程研究告诉我们,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非纸质的,可以是教育者的也可以是受教育者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空间分布十分广阔。
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它与其他学科又有所不同。学生进校前都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因而,不必像学习别的学科那样从零开始。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大量实践中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阅读与表达的能力。每一个鲜活的人(包括老师、学生以及社会上的人)都是鲜活的语文课程资源,彼此之间都会得到熏陶与影响,汲取语文学习的养料,因而,可以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上人的互动交流,既读有字“死”书又读无字“活”书,既增加语文知识的广度又增加人文内涵的厚度。
有句话很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固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教材为范例,但完全可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让“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样把学生放到“大语文”学习环境中去,让图书馆、文化廊、科技馆、博物馆、社区街道、农民新村、历史遗存、教育基地、旅游胜地、网络平台等都成为活的课程资源,让社会、家庭、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全面启动,形成语文教育的网络与合力。如此一来,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不仅仅局限在45分钟的课堂中,也不局限于教材上,而是开放搞活,既能走进课本,又能走进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多悟,扩大语文视野,培养语文“敏感”,训练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并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们倡导“语文养成教育”正是着眼于生活即语文的视点,就是要把语文学习放到无限大的社会生活背景中,以大视野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而绝不能狭隘地把语文课程资源等同于教材,也绝不能把学生限制在狭小的时空内,更不能把语文学习视为考试的附庸,把学生训练成为考试的机器。
二、非僵死而科学自由的训练观
训练主要是通过指导和练习提升或掌握某种能力,把理念、知识变成一种能力,训练并非多多益善而是有一定的度的,训练的内容并非单一艰深而是符合科学的,训练的形式并非简单重复而应是自由灵活的。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语文学科更是需要训练,但绝不是机械重复无限加码的做练习题。然而,如今学校里的训练一是过度,二是不科学,三是单一而僵化,出现了人人忧虑的“作业现象”,随处都能听到人们在议论孩子的作业,每个孩子的课余时间几乎都耗费在无休无止的作业中,所到教室都能看到书桌上堆叠如山的作业册,而且名目五花八门,像《基础训练》《知识巩固》《一课一练》《单元检测》《能力提升》《状元必做》《抢分宝典》等等。这种现象显然有悖于教育科学,也不符合训练本义,自然更不符合“语文养成教育”的训练观。在实施语文养成教育过程中该如何进行训练呢?不妨举出几个训练实例以供借鉴。
美国语文老师布置一道周末作业:向三位陌生人讲解一道语文题。学生事先准备好台词来应对各种情况,然后物色听讲对象,尝试对他(她)进行讲解,如果第一次不行,就再用别的讲法,即使对方最后还是不明白也没关系,就把这当成一次有趣的经历。为了向老师证明作业完成了,在讲解后要写一份报告,详细记录给每个人打电话的过程,记录下接受讲解者的评价与改进意见。
央视媒体曾报道六安市语文教师陈巨飞布置的6道“特殊暑假作业”:学做一道荤菜,最好是红烧鱼或者糖醋鱼,并详细记录学习过程、准备过程、实践过程及结果,记录好家人给予的评价和自己的感受;观看电影《活着》(张艺谋)、《站台》(贾樟柯)、《大河之恋》(罗伯特雷德福),并写出一篇综合三部电影的观后感;新认识5种植物、5种动物、5个国家,并能向家人进行介绍;学唱汪峰版和平安版的《我爱你中国》歌,并写篇探讨两者之间异同的文章;阅读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发言,并探析其结尾3个故事的含义;采访一位70岁以上的老人,用编年体的形式记录他的一生。
笔者也曾设计并实施了一项颠覆性的作业,就是将一贯的每周一篇小作文、间周一篇大作文的习惯做法转变为自编随笔文集写作活动。在前期准备阶段,让学生研读现当代作家作品集和中学生文学新星习作集,获得文集的内容编排、版面美化、封面设计等方面有些感性认识。活动过程,先让每位同学都以自己的审美眼光精心挑选一个大32开本的硬壳笔记本,并为文集命名,名字要体现一个主题,力求新颖而有寓意、有个性,用艺术字题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并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范围,自定文集的专辑,如“家庭亲情”、“校园生活”、“社会瞭望”、“与名人(名作)对话”、“心灵独语”、“人生感悟”,等等;开始以各专辑为大话题写作前留足写序言、编目录的页面,并设计出带有个人风格的目录编写样式,话题写作自由灵活,述自己最想记述的人和事,抒自己最想抒发的情感,发自己最想发表的议论,立自己最想确立的主题,拟自己最想拟写的题目,篇幅的长短等等,一概由自己做主;为了相互启发彼此鼓励,经常辅之以互动激励式的交流,一般每周有一个固定时间,也结合课堂教学相机穿插,或自选对象面对面交流切磋,或组与组间大面积交流,或让教师选出优者供大家观摩,或由同学推出有特色的范本进行展示;写完一本,要为文集作序,可自写,也可互请同学写,内容不作限制,只要与作文有关即可;为保证善始善终,并进一步起到长久的激励作用,一个学期之后或在一本随笔文集编成时,举行“××随笔文集《××》杀青新闻发布会”,由作者介绍创作体会,第一读者谈鲜读感受。
上述训练内容与形式虽有所不同,但是有其共同点,即将语文学习融入生活(活动)之中,将“有形”的语文训练寓于“无形”之中,让学生在看似“无为”的活动中而达到提升语文素养“有为”之目标。这些训练方式既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又是自由而灵活的,它远比让学生只盯着作业册试卷上的分数更加符合学习规律与学生心理,会收到更为明显的效果而且更能激活学生的创造力。
三、非急功而可持续的效率观
语文不像其他自然学科,它天生是“农业”的,得遵循作物的生长规律,性急不得。用一个环保术语,就是营造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湿地”。过于急功近利,就会有“沙漠化”的危险;企图“揠苗助长”,结果定会是禾苗枯槁;采用任何“催熟”的做法,都会丧失其应有的品质。因而,语文养成教育得遵循语文学习规律。语文学习的目标主要有三个层面:小而言之,是掌握一种终身使用的工具,能顺利应对中考、高考及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而言之,是为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大而言之,是传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让民族的血液永远流淌,并使自己成为未来文化的创造者。可见,语文学习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能立竿见影,立马见效。
时下流行“高效课堂”,一些人误以为“高效”就是立马见“显效”,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意识,更忽视对一生都大有益的“隐形效果”,有些很有意义的教学内容与环节却被“以为无益而舍之”(孟子语)。语文素养的养成要懂得“有为”与“无为”的辩证法,讲究“无为而大有为”之道,不能有短视行为,不能急于功利,太过追求所谓的“高效”。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回忆少年读书时,脑海里出现的一定不是某老师机械、僵化、循规蹈矩地按照预设的方案进行所谓“高效”教学的情景,而往往是那些似乎与教学无关或突发的“小插曲”。笔者上小学时就特别喜欢语文老师在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结束后读一段长篇小说,读高中时对语文老师常即兴赋诗一首也特别感兴趣,觉得这些细节在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刻痕,几十年过去了仍清晰在目。这也许正是“养成”之效吧。多年来,我在课堂上也常来点“节外生枝”,安排点看似点缀的小环节,像开展课前交流展示活动就一直坚持做,先前只是课堂的“小插曲”,后来逐渐演变为“主打节目”。这种看似“浪费时间”的小活动,相信会让学生记忆终生。
“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是当今教育的口号,“永远行走在路上”是语文学习自身的特点,因而语文更需要终身学习。我们现时的学习只是为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为一生的发展储值,所以语文养成教育特别注重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注重学生自觉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学生青春年少之时养成了热爱母语的挚情,养成了对母语的敏感,养成了良好的语感,尤其是养成了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行为习惯,这就是“语文养成教育”所期待的理想境界。
(已刊发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 2014年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