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定育
(此文发表于《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人格是一个人的特质(如智慧、气质、情操等)与品格(如社会行为、心理品性、道德品行等)的总和。人格教育是培养学生以做人为核心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开放探索能力、社会交往品质、协同合作精神、自我调控心理能力为内容的教育。时代要求我们现在的教育必须把视角放在让学生终生发展上,实质就是从人格教育入手,实现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在学生的人格培养方面,历史学科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不同部分从多个角度都强调了人格教育,尤其是在课程目标中首次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维课程目标之一独立地提出来,希望在新一轮历史教学改革中,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应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积极贯彻新课改精神,努力实施人格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下面就本人在这几方面的探索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大家。
一、以教师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的直接传播者。教师人格的表现、言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俗语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等都说明了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可以说,教师人格魅力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前提和保证。教师人格魅力主要表现为:良好的性格特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协作能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自信乐观、严格自律、科学认真的态度、高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等。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与理论水平,完善自己的人格素养,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只有一名人格健全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才深受学生的喜爱。其次要努力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影响学生,潜移默化。言行与身教并重,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性认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并体会到教师职业的高尚,教师人格的力量。再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民主的、宽松的教学氛围,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们乐于、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勇于承认与改正自己在教学中的错误,愿意并善于倾听学生们的“另类声音”,并因材施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用一些鼓励和表扬性的话语,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使他们觉得你是真正地关心他们,从而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心理,让他们真正感觉到你不仅是一座知识的宝库,更是高尚品格的代表,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也是终身敬重的楷模。
二、用杰出历史人物的伟大人格熏陶学生
人类历史长河中,古今中外涌现了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其伟大人格令人感动。青少年学生往往崇拜历史上的名人、英雄,但现行教材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对历史上人物的叙述只有筋骨,缺乏血肉,更谈不上发掘历史人物的人格和精神。因此,在新一轮历史教学改革中,我们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掘教材以外的资源,凭借丰富的史实栩栩如生地描述历史人物。人物越讲的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十几岁的青少年最容易接受情感性的东西,最易被生动的、兴趣盎然的人物故事所感动。优秀历史人物的榜样力量更强大,容易被学生所领悟和模仿,用他们的高尚品德去熏陶学生,必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会起到其他学科所起不到独特作用;用优秀的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子效。如讲到林则徐虎门销烟,除了要讲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更要注意突出林则徐的中华民族英雄形象。如引用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了林则徐为了国家民族利益,可以把个人生死祸福置之度外的爱国情操。“偶有风雨惊落花,再起楼台待明月”表达了林则徐处变不惊、不怕挫折、积极进取、重新报效国家的信心。这些材料的补充,不但可以大大丰富林则徐的形象,而且还能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教育学生。讲到一代伟人邓小平时,则可以其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为主线,补充讲述邓小平在其革命中的一生中三起三落,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成功的传奇经历。正是凭着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复兴中华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因此无论其个人受多少委屈,受多大打击,她都能心胸开阔,临危不惧,遇喜不亢,并能以其智慧与胆略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学生能感受到邓小平的伟大人格魅力: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强烈的爱国感情等。
三、在丰富的活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格
历史学科的特点,赋予它的活动空间广,活动方式多,活动内容丰富。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恰当的活动,想方设法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竞争和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课堂活动可以开展历史故事演讲会,编演历史短剧、小品,复制历史小文物,欣赏古代书法、绘画、音乐等,可组织学生讨论、辩论等,如学习中国近代史有关李鸿章的历史时,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正反方辩论,“李鸿章是19世纪中国近代史舞台上的代表人物,有人说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有人说他是十足的卖国贼,你该如何评价他?”学生们分组认证查阅资料,上网,互相合作,互补资料,在辩论中,既激烈反驳,又能互相尊重。如学习世界近代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节时,我组织学生认真预习,查阅资料,扮演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学生们仔细研究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熟悉各国的战后政治经济状况与争霸意图,把“三巨头”演的惟妙惟肖。这种新情境的设置,有利于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主动参与,发挥个性,体验成功与愉悦。课外活动:我们今天的历史名胜古迹很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历史古迹,让学生身临其境去领略前人的聪明才智,重温前人的奋斗历程,自然净化了心灵,宽阔了胸怀,健全了人格;此外,可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如学习中国现代史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如“大跃进、反‘右倾’斗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可组织学生调查采访当事人,学生们可再一次接受心灵的教育与洗礼,从而懂得如何理性地对待权威,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并能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任重道远。我相信,在新一轮历史教学改革中,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一定能发挥独特的作用。